日前,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。报告显示,据估计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,4人因癌症死亡。
报告显示
肺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肝癌、女性乳腺癌、食管癌、甲状腺癌、子宫颈癌、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常见的恶性肿瘤,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7%。
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结直肠癌、胰腺癌、乳腺癌、脑瘤、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肿瘤死因,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3%。

恶性肿瘤发病率 40岁后快速升高
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说,研究结果显示,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、死亡率和癌谱的构成与2013年水平基本持平,但发病人数有所增加,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面临老年人群恶性肿瘤负担较重的现状,而恶性肿瘤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。
报告显示,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~39岁组处于较低水平,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,80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。总体而言,城乡年龄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,但农村地区男性发病率水平于7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,80岁以后有所下降,而城市地区男女性均于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水平。
癌症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死亡率相反
报告显示,近年来,我国城乡地区癌症发病率正逐年接近,但是肿瘤负担差异仍然较为明显,表现在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,而死亡率则是农村高于城市。
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(即按不同年龄计算的人口死亡率)在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,45岁年龄组开始快速升高,80岁年龄组左右达到高峰。年龄别死亡率在多数年龄组上城市地区低于农村地区。
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
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,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,每年新发病例约78.1万。其次为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肝癌和女性乳腺癌。
【中奇生物】提示: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
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,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。分析中国人患癌大数据,更加确定后天环境才是癌症产生的主要原因。至少从统计意义上看,中国的癌症占了世界的近一半,主要诱因就是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,包括吸烟、饮食不当、生活不规律,以及严重的空气、土壤和食物污染等问题。
而数据也表明,大部分癌症可以通过减少癌症危险因素和有效的临床诊治来预防。同时,约60%的癌症死亡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暴露来预防。例如,控制慢性感染可减少29%的癌症死亡,主要是胃癌、肝癌和宫颈癌;控制吸烟可以减少23%-25%的癌症相关死亡。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使用【早早查】筛查,才能拥有健康生命。
癌症【早早查】
癌症【早早防】
不应该是一句空话
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来!